三泰虎

真实的印度:网友印度出差见闻(5)



现在有很多国家的文化事业,包括我们,也包括印度,都是以美国好莱坞为努力目标。但请允许我说,和好莱坞展开正面的对决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文化产品的创作流程还是脱胎于文化,而好莱坞是脱胎于工业性的研发和量产,这就像手工织布机和车床的竞争,毫无类比的可能和意义。但,如果我们选择好莱坞式的工业研发,完全以做一道普适性的菜肴为标准去开发我们的文化,我们又会面对丧失自己文化根基的尴尬。和工业不同,文化产业是每个国家社会文明的最后底线,有谁敢于以放弃自己根基的方式去进行一场好莱坞模式的现代化呢?不会

所以美国在这种程度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它以工业化模式去寻求结果最大化的道路上,没有太多的历史负担,没有太多的文化困惑。

简而言之吧
一个意大利人在熬制番茄酱时,他想到的会是:我要做出一个奶奶当年做的那样,味道很棒的番茄酱,我需要一些晒了几天的好番茄,那样大家都会喜欢而来买我的番茄酱的,

一个美国人在熬制番茄酱时,他的思维则是:我要去做一个能卖的出去的番茄酱,我需要做市场调研来定位,我需要一个意大利的成熟品牌,一个东海岸可靠的渠道,我需要知道整个东海岸的人都喜欢什么样的味道,而且我必须控制成本。

上面意大利人,是研发人员的思维,出于对产品本身的热爱
下面美国人,是销售人员的思维,出于对利润的热爱

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呢?
如果你是电影导演,手头有一个花木兰的故事,你又会怎么选择呢?

印度人并非无能,但多数时候言过其实,被人看穿后印象大打折扣

我对地缘和核武器控制并不是很精通,所以只有两点简单的看法,
1,这年头,5大国怕的是有长程洲际导弹!光有了核弹,没有导弹技术发射,你只能在老家里自爆,或者派攻击机做载弹量和攻击距离都有限的空投。长程导弹太可怕了,基本上各国没有很好的防御措施。哪怕一枚常规弹头的导弹,打中了5大国的重要城市和军事据点,造成的军事和影响力可就不得了。美国现在怕和伊朗,不仅仅是因为这两个国家耍,搞核弹,更重要的是还要搞导弹!

反过来看,以色列这个基本算是默认的有核国家,因为没有长程载体,放核弹只会震慑阿拉伯国家,打不到欧洲和俄罗斯。但如果以色列有了长程导弹技术,俄罗斯和欧洲人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平静,默认以色列拥核!

同理,因为大家都不认为印度的导弹技术是靠谱的,没有人认为印度有实际的核威慑力。印度的导弹只能伤到5大国中的中国,还只能打到我们的和,除了冲击外,不会对中国造成实际性的削弱。此外中国也让巴基斯坦拥核了,能大大的牵制印度,所以5大国都不认为印度有核弹是个很需要值得讨论的事情。

2,不拥核是5大国一致的态度,但印度这样的国家拥核了大家却也无所谓,毕竟给一只猫一把机枪它还是只猫。美国人执行的是实际主义外交,早不以意识形态和理想作为行动基准。我们说美国人是双重标准,事实是美国人是没有标准的,况且现在五大国都没有标准,不管是拉还是打,行事只有一个准则:在活命的基础上获利。活命是底线,在此之上为了获利从杀你全家到受胯下辱啥都做得出来。人物必须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道德伦理规则论英雄,只以结果评成败。在美国看来,反正印度伤不到美国任何要害,所以制裁印度毫无意义,而取消制裁可以给双方一个台阶下,留一个对话的后路,何乐而不为

在这之前,我想最后说一说关于印度发展模式的两个想法:

1,在发展工业的时候,应该如何处理农业?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在工业国家的草创之初,农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压榨。远的案例有英国的圈地运动,近代的案例有乌克兰在工业崛起中的牺牲,最近的则有刚刚离我们远去的三农问题。
想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工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决策者,你要遇到以下几个挑战:1,资金在哪里?2,劳动力在哪里?3,土地在哪里?4,市场在哪里?
很显然,第二和第三点肯定要从农民的手上拿来。把农田转变为工业用地,依附于土地的农民自然也就成为了剩余劳动力,可以储备为未来的工业用人力。但是怎么转变农业用地呢?怎么把土地的所有权从农民手中交换到国家和资本家的手中呢?

人道的办法是征地补偿,和我们今天的拆迁安置一样。大家早谈判,早签字,早拿钱,早安心。

然后问题绕回了第一点:资金在哪里?这个问题应该用惊叹号而不是问号,所有的工业国家就和创业的老板们遇到的问题一样:万事俱备,但是没钱!

现在很多国家采用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来解决当地的资金问题,可这有两个限制:

1,量够不够?做个小打小敲的作坊可能够了,但是做个产业那差的太远。
我一个朋友在某城市的高新区负责引资,每年他的业绩要求是引资两亿,如果达到业绩就发引资量千分之一的奖金。这个听上去很美好的差事,我朋友干的是年年被扣工资,因为他拼死拼活也根本没法完成两亿的指标。大部分的外来投资都是百万级别的,能达到千万级别的一年也撞不到几个,就是撞到了也轮不到他接手。所以最后,他们引资办公室还是回到了传统的老路子:卖地!

2,谁来投资?你和投资者说你要建一个年产百万吨级的船坞,可现实是你的国家连火柴也不能生产,这是不是让人觉得你是个大忽悠?就算以后船坞能建立起来,也不一定保证造出来的船有市场呀!这样的投资,在大多数商人眼中绝对是肉包子打狗。

就像今天的银行一样,你越是缺资金,银行越不敢给你贷款。你越是不缺钱,银行却天天求你贷款。

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度能够成功引资的,敢向一个一无所有的国家投资并获得成功的,都不能称为和商人了,而是神人!大家可以查查70年代末最早开始进入中国的外国企业是哪些,当时牵线搭桥的人都是谁,看看这些人的履历和生平,但绝不可刻意模仿他们的行为和思维,因为他们的眼光和魄力非常人能比。

好吧,既然如此,那牛奶只能出在牛身上,国家发展的启动资金还是要从农业里面扒出来!而且没有补偿的承诺

于是农业悲催了

它要向工业提供人力,提供启动资金,提供土地

而同时要用更少的土地,更少的人力和更少的土地,养活除自己外的产业工人!

这还不算完

如果第一批工业产品,因为种种原因卖不出去,在国际上没有市场,新兴的工人阶层也消化不了,农业人口还要负责为这批产品买单!

这种情况下,农民不闹才是奇怪的。

回顾历史,对于工业国家农民们在百十年前的悲惨遭遇,我们除了黯然流泪外,还要清醒的意识到,这是国家在转型的信号。
农业的痛苦孕育了工业,而20世纪末期工业的痛苦又孕育了什么产业呢?一场没落,总是对应着另一群新贵的崛起。比起“黯然流泪,念旧伤怀”。能快速换位站到“新贵”的队伍里,做一个“识时务”的俊才更重要,毕竟日子还要过,老婆还要娶,贷款还要还,哭是哭不出大洋的。

扯远了。回到印度。

这个国家最让我感慨的就是,它对它的农村有着很好的政策:比如,农村人全体不上税!
结合印度的其他社会现实,我不觉得它的农村在这四个层面上对国家的工业化发展有任何裨益。

1,资金:税都不收了,国家都制定保护农民的农产品价格了,还谈什么从农业抽血?

2,土地:谁敢动善良小伙子瓦奇纳的地,他在州议会的爷爷一定会振臂高呼的。

3,人力:有地的不需要离开土地,没有地的或者没文化,或者没路费,或者没有身份证……是的,大多数印度农村人没有身份证的概念,出了村子就算会讲话,也证明不了自己是某某某。想象一下在中国,如果你的店要招一个外来务工人员做帮厨,但他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谁,这该有多诡异呀!想给他上医保都不知道怎么办。

4,市场:一部分人有买50辆奔驰的消费力,大部分人处于要吃饱的阶段,不知道何谓“消费”。

不过谁说农业就一定要去哺育工业的?谁说过农民就一定要勒紧裤腰带的?谁都有权利过好日子,过轻松点的日子,没有人愿意投胎下来就流血流汗过一生。

可是,如果你想快乐一点,就不要有太高的志向,因为也许你不能承担向高处攀爬的苦痛和恐惧。不论日后你是会变成武林高手,还是走火入魔的疯子,在进山门之前,你都要梯度落发,向以前田园牧歌的红尘说再见。可能在过程中你就这么默默无名的死了,比如阿根廷;亦或是壮烈自爆了,比如老子;或者活的上下里外焦虑烦躁不堪,比如日本;或者被宫了还要孜孜不倦,比如德国;或者活到了“会当临绝顶”,然后一览众山独自怜,比如×&(&)×(%¥¥#¥%——))(

是否走上工业化,城市化的道路,是一种选择,你可以不选。不过,如果你一边喝着女儿红,一边告诉别人说你在努力练金刚经,这就属于是笑话,是YY。。

对于印度的工业化选择,我上面的文字有点偏激了。印度作为一个国家,当然还是希望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但是它走的方式和我们想象的很不同。
印度的现实和文化背景,限制了它从农业中为工业化挖取第一桶金的可能。既然常规的道路走不通,打不扒对方,那就和对方做盟友吧。
在印度,农业不是工业化的盘剥对象,而是取悦对象,也就是说印度的工业化是以满足印度的农村需求为目标,而不是以现代西方工业国家的工业社会做为努力的方向。

这个怎么理解呢?
试想,我们要在印度农村建一个医院,建医院就要有医疗设备,有医疗设备就要用电,要用电就要建电站拉电线,而建电站就要占农村的土地……而印度农村的土地动不得,这怎么办?
A,常规工业化道路:圈地,建电站,拉电线,建医院,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这种方法从第一部就违背了农村的需求。很有可能,相比起每年去为了感冒挂水,农村还是觉得有一亩三分田比较重要,所以拒绝出让土地。A选项这种改善农村医疗的道路,其实是把农业社会的基础升级到工业社会,把农村的标准一步步拉到城市标准,说个通俗易懂的:就是社会改造

如果是以农村为尊重对象,完全以农村的利益出发,在不放弃土地的基础上解决医疗和用电矛盾,就得出了印度的策略:医疗设备要用电,那我就做不用拉电线的医疗设备,用电池和小发电机驱动,可能效果没有拉电线的大型设备好,但是没有占用农民的土地。
印度的工业化选择了这样不同于他人的道路,也就会受制于这样的道路,比如较少的购买力,较小的市场,较低的品质追求。

印度的许多产品在我们看来可能略带喜感,比如1000美元的TATA轿车,还有我前文说的小袋装洗发水,但这在印度的工业发展策略来看,是合情合理的严肃产品。
按照现代工业标准,这些产品可能质量很差,除了印度人外没有人会去买。但这些产品的初衷就没有理会过印度以外的市场,没有想过要和国际标准接轨。

我们从这点理解到,如果印度的工业化从来就不是以和国际市场接轨为目的,那么它就无法走亚洲四小龙的路。今天中国有很多过剩的技术和产业,不论从市场潜力还是从技术准备来说,这些产业转移的最佳方向都应该是印度。但现实是这些产业转移到了越南,到了印尼,到了老挝,最近有个趋势是向蒙古转移,全部都绕开了印度,盖因印度在硬件和软件上都主动推开了国际市场。

印度应该还是想融入这个体系,否则它为什么会在IT外包业做出那么大的投入,然而总体上印度却又没有做出融入这个体系的足够努力。国际市场有巨大的利润,但是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势必渐渐吞噬本土的需求,在心理上印度恐怕还有一个阴影那就是它非常害怕在拥抱国际市场的同时再一次变成百年前殖民下的加工厂和倾销地,于是,面对各种主观的和客观的“不能”,印度没有自信自己能够在巨大的冲击力下保住自己的“特色”。

当你选择发展一个产业时,是选择国内还是国外导向,是选择自立门户还是融入既有规则接人家的“尾单”,如果我选择国内那么我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应该杀出国门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如果我选择国外那么我应该有什么措施能保证一个以满足外国需要的平台能确实改善大多国内人的生活?
就是“走出国门”和“扩大内需”的轻重缓急愁死了许多的后进国家。
印度的痛苦就是它的内外向都走向了两个小
1,第二产业瞄准国内,市场太小,底子太小,跨不出国门
2,第三产业瞄准国外,从业人数太少,社会效益太小,不能改善社会大多数人的生活

以这两个命题做出发,研究西方7国历史上各行业“向外”和“向内”的时机和政策,是可以学到很多的。

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解释下向内和向外的不同,这个例子其实应该在前面讲

大概7到8年以前,太阳能在中国兴起。我的一个老同学,弄了一批太阳能热水器,小赚了一笔。当时凡是安装了太阳能的家庭都觉得这个新玩意非常好:往楼顶上支起来,不管冬夏,只要有太阳,晒一个下午,晚上就有热水!这样天天洗菜洗澡都能用热水,特别是在冬天,真是舒服,还不用像以前那样付电费和煤气费!算一笔账下来,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用5到7年,比普通热水器省不少!

三泰虎原创译文,禁止转载!:首页 > 印度见闻 » 真实的印度:网友印度出差见闻(5)

()
分享到:

相关推荐